來源:中國建設報
住房是民生之要,安居乃幸福之基。今年以來,湖南省不斷增強住房保障能力,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持續完善,老百姓的“安居夢”正在變成現實。
進得來——解決一線勞動者租房難題
7月28日下午,“安居長沙,智享未來”活動暨湖南省公租房系統正式上線,長沙市將為一線勞動者提供更便捷的租賃住房保障服務。
據悉,此次湖南省公租房系統的上線標志著全省住房保障領域進入“數字賦能、智慧服務”新階段。系統以“智慧便民”為首要目標,實現從申請到報修全流程“指尖辦”,讓群眾“少跑腿、不折騰”。依托數據共享與聯審聯查功能,系統可精準識別保障對象,杜絕“人情房”“關系房”,確保資源精準惠及真正有需求的群體。
長沙市正全力推進系統落地。8月起,全面推行線上主渠道辦理,各區縣(市)住房保障部門及相關單位需迅速錄入房源與保障對象信息,確保“房清、戶明、賬實相符”。同時,分層分批開展業務培訓,覆蓋鄉鎮(街道)工作人員,保障線上審批、租金收繳等環節暢通。
此外,各單位將通過線上線下聯動,以短視頻、社區宣講等群眾易懂的方式,宣傳住房保障政策,指導保障對象使用線上渠道辦理業務,讓惠民政策“可知、可感、可及”。
住得安——提升公共服務和居住品質
6月30日,益陽市安化縣人民醫院第五棟家屬樓危舊房改造項目正式開工,120余名住戶即將入住安全新居。
該項目是2025年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,居民自籌750萬元,申請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95萬元。在推進過程中,安化縣創新“政府引導+業主主導”的責任體系,破解主體缺位難題,推行“聯合評審、容缺受理、并聯審批”,整合規劃、住房城鄉建設、城管等部門審批事項,11個部門高效聯動,將審批周期壓縮70%,預計在今年12月20日前完成建設任務。
“在推進過程中,采用‘居民自籌為主、政府獎補引導、政策減免助力’的資金籌措模式,成功破解資金難題。我們將持續加強監管,嚴把質量關、安全關、進度關,確保項目如期高質量完成。”安化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瞿永紅介紹說。
冷水江是因銻礦而興的工業城市,眾多承載著幾代產業工人光榮與夢想的老舊居民區逐漸顯露出“疲態”。“晴天怕掉墻皮,雨天愁漏雨,冬天憂水管凍裂。”在冷金社區居住了大半輩子的退休工人李建國,這樣描述過去的居住情況。
改變始于精準的民生訴求。冷水江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主任李典樹說:“改造不是涂脂抹粉,核心是解決老百姓‘急難愁盼’問題。”
在眾多老舊小區改造中,冷水江市重點關注屋面防水改造、樓道翻新、新增消防器材、雨水管改造等;利用零星地塊、拆除違章建筑釋放的空間,新建或改建了數十個嵌入式口袋公園、健身廣場;增建了幾千個生態停車位;在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。硬件升級,實實在在破解了“上樓難、停車難、活動難”等民生之憂。
筑夢安居,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相關負責人表示,湖南省還將實施一批惠民生、促發展、防風險的城市更新項目,打造更有溫度、更具活力的幸福家園。
摘自 《中國建設報》 2025.09.08 蘇國定 朱治寧